隱形殺手-肌少症,中醫調理養出好肌力!
- 書勤 黃
- 7月18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肌少症是現代常見的退化性問題,指隨年齡增長,肌肉量與力量減少,影響行動與生活自理。其實早在古代中醫典籍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痿謂痿弱,無力以運動」,說的正是因肌肉萎縮而無力的現象。中醫認為「脾主肌肉、肝主筋、腎主骨」,肌肉的健康,同時仰賴於脾胃的營養吸收與肝腎的滋養筋骨!
幾歲該注意?
肌肉量在 30 歲前為高峰,40 歲起開始流失,70 歲後加速萎縮!

肌少症可能帶來的危險
• 跌倒風險上升
• 關節炎加重
• 慢性病機率增加
•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
• 吞嚥困難嗆傷
如何減緩肌少症?
保脾養胃:少吃寒涼油膩,維持運化吸收功能。
中藥調理:健脾益氣、補肝腎,增強肌肉筋骨力量。
飲食:多吃魚、蛋、豆製品等優質蛋白,搭配山藥、蓮子等健脾食材。
運動:阻力訓練、太極、快走,搭配伸展,穩固肌力、減少受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