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還沒走,空調病又來襲?這5件事馬上檢查
- 書勤 黃
- 7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別於往年因夏日氣溫升高、病毒傳播的機會降低,人們較不容易在夏季感染感冒,然而隨著病毒演化,今年夏季新一波新冠疫情持續升溫,甚至預計延續至8月。這時,夏天幾乎離不開空調的現代人,在長時間處於低溫且不通風的環境下,不僅容易增加流行病風險,更可能導致冷熱失衡,出現包括頭痛、肌肉酸痛、鼻塞、腹瀉、怕冷等常見的「空調病」症狀,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、關節炎復發,是疫情時代不得不重視的隱藏保養課題唷!
防止「空調病」,培養免疫大軍
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:建議空調溫度設定在26~28℃,避免與室外相差超過7℃,以免身體難以適應。
定時通風換氣:空調房空氣流通性差,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,應每隔2~3小時開窗換氣。
衣著適度保暖:即使在室內,也應適當披件薄衣或蓋薄毯,特別是肩頸部位,避免風寒侵襲。
注意保暖部位:腹部、膝蓋、腰部避免直吹冷氣,女性尤其要注意防寒,以免引起月經不調或子宮寒。
適時配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或通風不良的空間中配戴口罩,有助阻擋飛沫與病毒,是守護呼吸道健康、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措施。
夏日養生不只是「消暑」,更要注重「內外平衡」。中醫強調順應四時、調養心氣,西醫則注重免疫防線與病毒防護。無論是運用東方智慧調整陰陽,還是以西方科學強化抵抗力,目標一致——讓身體在炎夏中穩定舒適、擁有良好防護力。掌握日常細節,就是給自己最實在的健康保障。